东南大学2010级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士
专业代码: 0806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和显示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应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电子科学、技术与工程等基本知识;
2.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宽广的专业知识;
3.具有电子材料、器件、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开发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以及具备一定的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类、大学英语、数学、物理类、计算机类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微机系统与接口、电磁场理论、电路实验、数字逻辑设计实验、电子电路实验、微机实验
3.专业主干课: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现代光学基础、光电子物理基础、电子器件、VLSI设计基础等
六.主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科研与工程实践、电工电子实践初步、电路印制板CAD、工程制图、工业系统认识等
七.双语教学的课程
电子器件、电路基础、高频集成电路、微电子机械系统概论、光网技术概论、光电子技术等
八.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60,即可毕业。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九.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时 | 比例 |
通识教育基础课 | 70.5 | 1258 | 44.1% |
大类学科基础课 | 26.5 | 424 | 16.6% |
专业主干课 | 15 | 240 | 9.4% |
专业方向课与跨学科选修课 | 20 | 320 | 12.5% |
实践环节 | 28 | | 17.5% |
总 计 | 160 | 2242 | 100% |
十. 教学安排指导表(见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