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春祥
单位:学科交叉中心
出生年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研究员
职务:
电话:
邮箱:xcxseu@seu.edu.cn
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个人简介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江苏省“333”突出贡献奖,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已被引用10000余篇次,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0余件,美国专利授权2件。现为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常务委员、《发光学报》副主编、多个学术刊物的编委。 具体请访问创新团队实验室主页:https://bme.seu.edu.cn/xuchunxiang/ 教育经历
(1) 1992-09 至 1997-07,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凝聚态物理, 博士 (2) 1988-09 至 1992-06, 南京师范大学, 物理学, 学士 工作经历
(1) 1999-05 至今,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教授 (2) 2010-09 至 2023-12,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教授 (3) 2003-08 至 2005-10, 南洋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员 (4) 1997-05至1999-04,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博士后 ![]() 徐春祥
单位:学科交叉中心
出生年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研究员
职务:
电话:
邮箱:xcxseu@seu.edu.cn
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讲授课程
本科生:《纳米科技基础与前沿》; 研究生:《光电子物理与技术》、《生物医学光谱学》 教学研究
![]() 徐春祥
单位:学科交叉中心
出生年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研究员
职务:
电话:
邮箱:xcxseu@seu.edu.cn
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研究领域或方向
总体方向:新型微纳光电器件与超快光谱探测成像技术。包括:1. 核壳纳米精准制备与光电功能集成(以经典磁控溅射技术精准制备核壳结构,构建径向异质结,发展新型微纳激光器与探测器阵列);2.感存算一体化光逻辑器件(以正负光电导的光控切换,构建-1、0、+1三进制光电逻辑器件,发展感存算一体化体系);3.超高时空分辨探测与成像技术(以超快光谱技术为支撑,构建超快声波脉冲全光诱导与泵浦探测新技术,发展二维半导体微纳器件表界面多物理参量同步测量与超高时空分辨探测成像新方法 )。
研究项目
先后主持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三十余项国家级与部省级研究项目。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快声波脉冲原位光诱导与超高时空分辨成像关键技术,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经典磁控溅射的一维核壳纳米结构径向异质结的精准构建与光电功能,负责人(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血管信息工程, 子课题负责人(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氧化锌紫外纳米激光器的设计与模式调控, 负责人(5)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人体器官芯片中生物表界面的精准测量,负责人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1)、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2)、江苏省“333”突出贡献奖,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已被引用10000余篇次,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0余件,美国专利授权2件。具体请访问团队实验室主页:https://bme.seu.edu.cn/xuchunxiang/ 学术兼职
现为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常务委员、《发光学报》副主编、多个学术刊物的编委。 出版物
![]() 徐春祥
单位:学科交叉中心
出生年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研究员
职务:
电话:
邮箱:xcxseu@seu.edu.cn
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1); 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2); 江苏省“333”突出贡献奖; 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 徐春祥
单位:学科交叉中心
出生年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研究员
职务:
电话:
邮箱:xcxseu@seu.edu.cn
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团队介绍
本团队面向光电集成的战略需求,发展低维纳米光电功能材料的精准制备技术;设计和构建纳米激光器、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型光电功能器件及其阵列芯片;发展超高时空分辨的表界面探测与成像新技术,深刻揭示材料与器件表界面载流子输运动力学机制,提供光电器件中多物理参量同步实时评价的全新超快光谱技术。现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
招生情况
每年可招收1-2名博士后,2名博士生,3-5名硕士研究生,欢迎具备电子、物理、光学、材料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合作研究。 毕业生介绍
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近百人,主要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华为、中兴、网易等相关领域高技术企业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