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电子学院硕士生复试细则
发布时间: 2011-04-24      访问次数: 930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根据“东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结合本院系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院系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一、院系专业复试线

   本院系复试分数线按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大学科类设

置,两大学科类之间不调剂(973首席方向专项调剂除外)

1、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单科50  50  85  85   总分 325

2、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单科50  50  85  85  总分 350

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录取的研究生中包含中法研究生雷恩1+115人。

 中法研究生雷恩1+1班是采用中法联合授课(其中法国雷恩大学教师来东南大学完成6门课程英文讲授),两年半内必须修完46个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等必修环节,方可获得东南大学和法国雷恩大学的硕士学位。中法雷恩1+1班研究生必须向法国雷恩大学交纳两年共计800欧元的注册费,其他费用及奖学金按照本院日常研究生管理规定执行。

 

二、复试形式、内容和要求

    笔试:详见2011年招生简章,满分150

    面试:主要是对考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口语水平、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等进行测试。满分150分,

其中英语听说能力40分。

    复试成绩=0.5*笔试成绩(规格化)+0.5*面试成绩(规格化)

        复试面试成绩=(各位面试教师成绩之和/面试教师数)*组别系数

   本院拟组成6个复试小组,每个小组至少有5名教师(研究生导师不少于3人)组成。分别是:先进光子学中心显示技术研究中心省光传感与光通信网络技术工程中心”,国家ASIC工程中心电子技术教研室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对推荐免试生的要求

    推荐免试生不参加本次复试,但必须进行体检,体检要求详见研招办网页通知。

四、调剂原则和程序

不接收校内外调剂要求。

 

五、导师确定原则

    导师确定原则为双向选择。

六、拟录取原则(如综合成绩计算和排名方法)

    综合成绩=0.5*初试成绩(折合成满分150+0.5*复试成绩

    拟录取名单根据各复试小组综合成绩排名,并上报院招生领导小组审定。

七、复试阶段各环节安排

1笔试在45上午830进行,教室待定(确定后将在电子学院网络主页上招生信息栏、电子学院机关橱窗中公布)。笔试时请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并交身份证和毕业证书(或学生证)复印件(注明准考证号)一份。

2、体检时间见研究生招办通知。

3面试在46上午830进行,其中国家ASIC工程中心面试800进行。各方向面试地点如下:

1先进光子学中心光学工程专业中的01光通信技术)、02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技术)、03微纳光电子技术与应用)、04生物光子技术与应用)、05微波光子技术及应用)、06方向(光电集成与片上系统技术)、物理电子学专业中的02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04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方向

 

            面试地点:南高院西306会议室

 

2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光学工程专业中的07显示科学与技术)方向、物理电子学专业中的01显示科学与技术)方向和05微纳功能材料及器件)方向 06(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方向

 

            面试地点:东飞显示中心一楼会议室(原电子管厂会议室)

 

3省光传感与光通信网络技术工程中心:物理电子学专业中的03光网络与微波光子技术)方向

 

            面试地点:学府2302(进香河路35内)

 

4国家ASIC工程中心电路与系统专业中01系统芯片设计技术)、05射频电路设计技术)方向、06基带通信芯片设计)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03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向

 

            面试地点:逸夫科技馆北四楼ASIC工程中心会议室

 

5电子技术教研室:电路与系统专业中02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应用)、03图像处理与传输)、04电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方向

 

            面试地点:IC学院303(进香河路35号院内)

 

6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中01VLSI器件物理与新型器件)、02智能传感与MEMS设计)、04纳米材料与器件)方向

 

            面试地点:南高院MEMS四楼会议室404

 

447下午在各面试地点公布复试结果、拟录取名单、确定导师等

八、本细则未涉及部分,除“东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有明确规定外,由本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九、院系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迪亚   025-83795466

 

(院系)负责人签章

 2011 年 3 20